南开哲学院简报第94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4-02浏览次数:237

                 南开哲学院简报第94期
南开大学哲学院党委编            二一五年十一月七日
〖本期要闻〗  
  • 尹沧海师生捐赠书画作品
◇院务活动◇
尹沧海师生捐赠书画作品
11月6日,在第十一届哲学文化周开幕之际,尹沧海师生书画作品展暨哲学院大楼落成启用书画捐赠仪式在我院318举行。
  著名文化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研究员、南开大学兼职教授陈绶祥,著名学者、书画家、天津市美协副主席、南开大学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主任尹沧海,学校发展办主任丁峰,我院党委书记王君,副院长李国山,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晓峰及全体捐赠作品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出席仪式。仪式由李国山主持。  王君代表学院接受捐赠作品11幅,丁峰向尹沧海颁发捐赠证书。杨晓峰介绍尹沧海教授基本情况。
  王君代表学院向尹沧海师生表示感谢。她说,尹沧海教授依托南开哲学的发展平台,广泛联系海内外专家学者,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对外交流、艺术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开辟了一条艺术与哲学彼此相融、促进发展的新路,更令人感佩的是,尹沧海教授将修身、治学和书画研究有机结合,他艺术成就斐然,在专注于自身艺术追求的同时,更不忘提携后辈,反哺学院,回馈南开。南开大学新校区的搬迁启用,使哲学院获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学院未来要紧紧把握搬迁契机,以学科强院、文化兴院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学院文化建设,显文化之韵,铸精神之魂,强学科崛起之基,希望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能够在尹沧海教授的引领下,在推动学院文化建设、促进哲学学科创新发展、提升南开美育水平方面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研究员陈绶祥评价道:“观南开大学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师生的作品,其作品境界平实,不求怪取巧,充分体现了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机融合。”
  尹沧海表示,南开大学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是在学校和哲学院的支持下成立的,凭哲学院之庇荫,中心将秉承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之校训,追求“至公、至诚、至真、至善”的精神,力争使中心成为本领域的研究重镇和交流平台,为推动书画艺术与美学的发展作出贡献。(张轶帆) 
◇学术活动◇
“知南开·知哲学”系列讲座:陈晏清教授谈“我的哲学道路”
10月21日,学院面向2015级新生的“知南开﹒知哲学”系列讲座拉开帷幕。第一讲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术顾问、天津市哲学学会名誉会长、南开大学荣誉教授陈晏清主讲,主题为“我的哲学道路”。学院党委书记王君、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晓峰参加。
  陈先生与同学们分享了他早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求学经历,讲述了自己如何走上哲学道路。陈先生指出自己当时选择哲学是真正出于对哲学的热爱,是看到了马克思主义改造社会的巨大威力,感受到了哲学对社会的重要性。同时,陈先生也强调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教导同学们要逐步培养对哲学的兴趣,加强对马列原著、哲学经典的阅读,并将兴趣逐步提升为一种理想信念,由此才能更加理性和持久。
  陈先生深情讲述了他任教53年来的治学之路。他用“返本开新”四个字概括他在哲学道路上的探索与成就。“返本”即恢复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陈先生回忆了自己在文革后对“四人帮”哲学的系统批判、清理建国以来的主要哲学思潮、参与改革以前苏联哲学教科书为蓝本的教材体系等方面的学术成果。“开新”即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局面,陈先生讲述了自己在社会哲学、政治哲学、谋划创建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等方面的开创性研究,鼓励同学们要有现实关怀,在坚持哲学独立性的前提下着力为现实服务。
  陈先生说:“哲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其教育任务就是教育学生会说中国话、会讲中国故事、能把握中国问题和探索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而不是做只会播放外国故事的留声机。哲学工作者要始终与时代同呼吸,把握时代脉动,与时代同行,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时刻牢记与坚守南开哲学的学术传统,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引导,不断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
  为时90分钟的讲座深深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哲学的兴趣与热情,在场同学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讲座后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陈先生的感激与崇敬。
“知南开·知哲学”系列讲座是学院专门为本科新生量身打造的系列教育活动,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8年,旨在通过邀请学院内各领域的学者以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增进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帮助他们树立专业兴趣、专业情感和专业思想,科学地规划大学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的人生之路。(徐韬、朱祥超)
哲学文化周名家讲座 陈绶祥谈“艺术哲学与国画”
11月6日,“艺理交融·公能并进”第十一届哲学文化周名家讲座在津南校区东业务楼报告厅举行。活动邀请著名美术史家、文物鉴定家、书画家陈绶祥教授主讲“艺术哲学与国画”。讲座由南开大学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主任尹沧海教授主持,副院长李国山,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晓峰与上百名师生一起参加。
  年逾七旬的陈绶祥站在讲台前,在白板上略略几笔便将中西方绘画的审美差别以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大家。在娓娓讲述中,陈绶祥阐明了“国画”带来的审美情趣与西方的“写实主义”的区别,“国画”中蕴含着关于人生的“艺术哲学”。陈绶祥强调“心”的重要性,他说,中国有句古话“人活一颗心”,中国古老文化情怀影响着一代代中国艺术家;“西方是画东西,而我们中国是画画”,西方“写实”,中国“写意”。
  讲座中陈绶祥一气呵成在白板上画了一幅世界地图,并为在场听众展示中国的独特地理位置、河流特征和地形地貌。“何处黄土不容人”“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等连珠妙语间,陈绶祥向听众展开了一幅华夏儿女耕耘天地间的和谐画卷。他指出,中华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中国人善于观察自然万物变化的思维方式离不开民族的生产发展模式,而国画的观察点也恰恰就是“生命点”,这便是中国的艺术哲学。
  陈绶祥回答了青年学生的提问,他希望青年学生要做真正的中国人,养成一种哲学思想来对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陈绶祥,广西桂林人,著名文化学者,美术史论家,文物鉴定家及书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陈亚琢)
◇学生活动◇
哲学文化周辩论表演赛:美貌是福是祸?
11月7日晚,第十一届哲学文化周系列活动之辨论表演赛举行。学院青年教师李虎、本科生辅导员朱祥超与辩论与口才协会津南校区负责人陈睿同学一起担任辩论赛评委。
  此次辩论表演赛的辩题为“美貌是福是祸”。正方为法学院代表队,持“美貌是福”的观点,反方为哲学院代表队,持“美貌是祸”的观点。
  正反方就论题各自进行开篇陈词。正方一辩从三个方面论证了“美貌是福”的观点;反方一辩也不甘示弱,从个人与社会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了“美貌是祸”的原因。双方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的辩论风格,令在场评委点头称赞。
  在盘问以及小结环节,正反双方就自己所持的观点“你争我夺”。激辩精彩之处,会场响起热烈掌声。在自由辩论阶段,各辩手围绕前面由辩题引发的新问题互相追问并机智应答,每个辩手都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风采。
  最后的总结陈词中,反方四辩对正方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与漏洞作出了严谨有力的反驳,并倡导应当以理性的态度看清美貌的本质,追逐真正内在的价值。正方四辩则提出要加深对美貌的理解,不因外部枷锁而放弃美貌。辩论主题在双方的总结中得到了升华。
  在观众向辩手提问环节之后,李虎作了简要点评。他分别解读了两方论述的思路并概括出核心分论点,对正方严密的逻辑与反方强烈的攻击意识给予肯定,并对双方辩手给出专业的建议。(孙庆)
◇简讯◇
○10月25日,学院举办的“职业导师工作坊”活动分两场举行,第一场活动邀请“学生职业发展导师”、就职于中信银行天津分行的林晨晨与2016届毕业生就“简历修改、多类型面试和职业选择”进行交流;第二场活动邀请中公教育天津分校的李盼为毕业生主讲了题为“2016公考考务考情分析及备考指导”的辅导讲座。
                                                                 
南开大学哲学院党委《南开哲学院简报》编辑部
编:赵晓蕾             箱:11707530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