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哲学院简报第102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5-25浏览次数:400

                 南开哲学院简报第102期
南开大学哲学院党委编            二一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本期要闻〗                               
  • 学院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部署启动会
◇院务活动◇
学院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部署启动会
4月25日,学院党委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部署启动会。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王君主持,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晓峰,党委中心组成员、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书记及委员、团委书记、党委秘书参加会议。
会上,杨晓峰就《哲学院关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安排部署,对目标要求、学习内容、措施方法、组织领导等内容进行了讲解。
王君就“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中的学习内容、主要措施、组织领导、宣传引导、推动解决问题五大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并强调各党支部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学习有关会议、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站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推动学院事业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和深刻把握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王君说,开展“两学一做”要注意抓好统筹结合,要有利于促进学院中心工作的开展,做到学习教育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要以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制定实施“十三五”规划和学院“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为主线,以从严从实的优良作风为保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际效果,最终体现到推动中心工作、促进学院的各项改革和事业发展上。
据悉,学院将陆续以党员手抄《党章》,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请身边老党员讲党课,组织党员观看爱国主义电影,组织党员干部赴党员学习教育基地参观考察等形式进行学习教育,同时开展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联谊,并制作《哲学院党员学习手册》督促党员每个阶段的学习。(姜斯琪)
◇学术活动◇
“知南开·知哲学”讲座:杨桂华谈“哲学内外”
4月15日,“知南开·知哲学”系列讲座第七讲在317会议室举行。本场讲座特邀我院77级校友,现任天津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桂华主讲,讲座主题为“哲学内外”。副院长李国山教授主持了讲座。
杨桂华教授每年都会应邀与大一新生进行交流。讲座伊始,他从自己的求学和工作经历入手,为同学们讲解哲学与世界的关系以及哲学的用处。所谓哲学的“内”是指哲学学科的学习,哲学的“外”即哲学学科之外,涵盖其他所有的学科领域,哲学的思维方式渗透其间。他谈到,哲学对思维方式和能力的训练培养,使自己可以凭借思维能力指导生活,成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随后,杨桂华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学好哲学的两条路径:书和路。他认为,学习哲学必须要在《哲学史》、《哲学原理》两门课程上下苦功夫,建议大家选择好精神食粮,注意吸收学术界最前沿的成果,锻炼“读、说、写、辩论”的能力。他还勉励同学们,要经常和有经验的人讨论交流,正所谓“读好书,结高人”。
讲座最后,杨桂华教授就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诸如专业学习、辩论技巧等方面的困惑给予热情地解答,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获益匪浅。(李峥 )
研究生学术周末探究“道德运气与健全行动者”
4月22日,由研工部主办,我院承办的第215期研究生学术周末在317会议室举行。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吴童立副教授为到场师生作了题为“道德运气与健全行动者”的学术讲座。郑辟瑞副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动,部分教师和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参与讲座并讨论。
吴童立从关于“道德运气”的两种不同的观点拉开了本次讲座的序幕。首先,他指出“道德运气”体现了人们的日常道德观念中的一种困扰,即我们(似乎是悖谬地)同时接受一个直觉和一个事实:直觉是——运气不应该造成道德上的差别和责任;事实是——运气似乎的确造成了道德上的差别和责任。关于此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道德运气”是虚幻的和悖论性的,另一种观点认为“道德运气”是真实存在且非悖论性的。
其次,吴童立表明了自身的观点。他认为第一种观点基于一种难以防守的“运气分离学说”,它或是能导致一种不健全的行动者概念,或是会导致行动者概念的瓦解。第二种观点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一种健全的行动者概念。吴童立发展了第二种观点,提出一种基于模态的动机理论。最后,吴童立提出了他研究的现实意义即扩展和深化对“道德主体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的理解。(董玲)
◇学生活动◇
学院举办“就业过程全体验—HR现场点评”
为切实提高在校学生求职技能,提升求职信心,4月26日,学院举办了“就业过程全体验—HR现场点评”活动。活动邀请到艾默生终端控制集团中国区高级人力资源经理刘妍,HR俱乐部易就业平台秘书长张丽莹两位一线资深HR担任面试嘉宾,吸引了大批本科及研究生同学参加。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晓峰出席并为刘妍女士颁发了南开大学“学生职业发展导师”聘书。
活动前期,经过学生自主报名和初步筛选,共有10名体验者进入现场模拟面试环节。在短短90分钟内,10名体验者零距离体验了无领导小组、压力面、结构面、行为面等多种面试形式。
无领导小组面试中,同学们的观点相互碰撞磨合,顺利地完成了小组陈述。之后,张丽莹女士对每一位体验者的性格和表现,进行了非常细致、有针对性的点评。她特别提到,在无领导讨论中,求职者需要根据自身性格特征,较快地进入某种角色,争取发声机会,例如破冰者最先发声,就能最快引起HR注意。单面环节,HR针对模拟岗位对体验者进行了连续抛问,涉及岗位认识、求职动机、现有能力评估、实习经历等多方面。
据悉,此次活动为“求职辅导季”系列活动之一。随后,学院还将通过求职大讲堂、过来人经验分享等活动,为提升同学们的就业能力搭建更多平台。(胡小玲 赵晓蕾 )
学院举办“学子讲坛” 系列讲座
近日,由哲学研习会承办的“学子讲坛”活动顺利结束。活动分别邀请2014级硕士生单虹泽和付悦、2013级本科生李明炎三位同学结合各自研究领域作主题报告和交流研讨。青年教师卢兴、张敬川和安靖分别担任点评嘉宾。
第一讲由单虹泽主讲,以“新时期儒家生态哲学的建构与回应”为题。首先,他对“生态哲学”和“儒家生态哲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儒家文化本质上是生态的,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生态哲学,只是在传统资源中蕴含诸多有关人与自然合一的思想成分。其次,单虹泽结合研究心得,分别从儒家生态哲学对现代启蒙心态与工具理性的克服、生态语境下的群己权界论多个方面论述了儒家生态哲学在现代学术视域下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最后,单虹泽还提出立足儒家生态理论自身和当前环境危机的四项展望,强调东西方在新时期需要更多的文明对话,融会不同民族传统中思想观念,共同对治当前的生存困境。
李明炎以“船山阳明心学对勘”为题讲第二讲,主要介绍了在成圣问题上王船山对王阳明的批判。他指出,王阳明提出“成色斤两”之论,说普通人尽管天赋与才干不如圣人,但是那只是斤两的差别。我们只要在纯乎天理上用功,将这锱铢的小量不断精炼提纯,就与万镒平等。也就是说,圣人与凡人的差别,不在才之大不大而在德之纯不纯。然而,这又导致了新的问题,即德与才是否可以割裂开来,人要学圣人,是不是可以只顾道德不顾知识、智慧与才能?如果不可以,那么天赋上才能的缺陷究竟应该如何克服?而晚明哲学家王船山提出“理气无分体,德才有合用”的理论,用“学以成圣”化解了德与才的割裂,使成圣真正成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阳明学的内在张力。
付悦在第三讲中作了题为“哲学问题方法论研究”的报告。他以简明通俗的方式剖开问题面,多角度分析了哲学问题本身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手法,扩宽了同学们的视野。
据了解,今年是哲学研习会创会15周年,为了承续交流学术、追求智慧的传统,开辟学术活动的新视野,本学期策划推出“学子讲坛”特色活动,为增进师生交流、营造学术氛围搭建平台。(单虹泽朱祥超)
◇简讯◇
○4月18日, 健康急救技能培训活动在318报告厅举行,邀请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孙大夫为学生作专题培训。
○4月22日和26日,双辅修经验分享会和考研保研经验分享会在103教室举行,活动邀请正在双辅修的5位同学和2012级5位优秀本科生为低年级同学做经验分享。
                                                                 
南开大学哲学院党委《南开哲学院简报》编辑部
编:赵晓蕾            箱:11707530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