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夏令营系列学术讲座开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7-21浏览次数:490

哲学训练营举办“中国哲学的优长”讲座
\

 
    (通讯员 武文博)7月19日,南开大学第八届全国中学生暑期哲学训练营系列学术讲座第一讲在津南校区公共教学楼开讲。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德丰为营员们带来了题为“中国哲学的优长”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哲学院副院长李国山教授主持。

\


    周德丰通过引用冯友兰先生的一段话——“盖并世列强,有今而无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唯我中国,亦古亦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来阐明研治中国哲学是回归原本的学问。

    随后,他从六个方面分别解释中国哲学的优长。第一,中国哲学历史久,发展时间长。中国哲学历时三千余年,连绵不断未曾断绝,生命力极其顽强。发展出七种形态,“唯我中国,亦古亦今,亦新亦旧”。连续发展、薪火相传,有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近代新学诸多形态。第二,学问博。周德丰指出,每位中国哲学家的著作都是中国文化的全息图。有经、史、子、集;义理、辞章、考据不同方向。第三,问题全。周德丰将中国哲学主要探讨的问题精妙地概括为以下五点:究天人之际,讲求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即“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探阴阳之妙,探索自然运行的根本规律,即“阴阳之道”;论致知之道,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格物致知;通古今之变,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即递进发展;做人生省思,反思现实人生的基本认识,即伦理道德。同时,中国哲学还具有阐释活、学风实、文章好等优长之处。他认为,中国哲学还具有实用主义的特征,用最简短的话语将问题最清楚地表达出来,对问题的阐释十分凝练。

    互动交流环节,营员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周德丰针对营员们的提问一一做出解答。

    讲座中,周德丰引经据典、微言大义,营员们全神贯注,纷纷表示受益颇丰,深受启发。
 

哲学训练营举办“漫谈哲学之美”讲座

 
    (通讯员 武文博)7月19日下午,南开大学第八届全国中学生暑期哲学训练营系列学术讲座之“漫谈哲学之美”在津南校区公共教学楼举行。讲座由南开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生导师阎孟伟教授担任主讲,哲学院副院长李国山教授主持。

\


    讲座伊始,阎孟伟通过提出“思”与“做”的关系问题,引出“思”本身的问题。他援引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审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进而阐明生命的意义在于思考。他指出,哲学不仅要对我们做什么事情进行思考,而且要对我们的“思考”进行“思考”,即对“思”本身进行“思”,这就是反思,即对思本身进行反复思考、反复追问。

\


    随后,阎孟伟将讲座的重心转向哲学与科学文化和自然文化的关系上来。他认为,对做事情的意义或价值的思考构成了人文文化的思考,对做事情的方法的思考构成了科学文化的思考。做事情讲求方法,做复杂的事情就要掌握科学的方法。他认为,当科学理论处于常规发展时期,科学家并不专注这些概念和范畴的研究,而当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需要重新建构科学理论的时候,就必然要对这些最基本的概念、范畴和理论进行探讨,从而导致科学研究进入哲学领域。

    在互动环节中,营员们就讲座过程中的疑惑和感触以及自己生活实践中的哲学问题踊跃地进行了提问,阎孟伟教授一一进行了回答。

 

哲学训练营举办“学会逻辑地思考”讲座
\

 
    (通讯员 武文博 摄影王宇明)7月21日下午,南开大学第八届全国中学生暑期哲学训练营系列学术讲座之“学会逻辑地思考”在津南校区公共教学楼举行。哲学院逻辑学教研室主任田立刚教授担任本场讲座的主讲,讲座由哲学院副院长李国山教授主持。

    田立刚首先从“逻辑”一词的由来和多义性讲起,通过解读和比较教科书中对于“逻辑”的不同定义,举出一系列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的例子使营员们对于逻辑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随后,田立刚介绍了古今中外不同逻辑学家的思想。他从逻辑史的宏观视域指出,逻辑是科学证明和探索真理的工具,是感性上升为理性的桥梁,是思维认知能力高下的尺度。逻辑考察一个人形成与解释概念、做出分析判断和分类的能力,学习逻辑对于克服以偏概全、轻率概括和混淆概念等生活中常见的逻辑谬误很有帮助。

    田立刚认为,逻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和多种科学都有着紧密的联系。逻辑对于提高人的思维能力、获取新的知识、使交际正确有效地表达、识别与驳斥荒谬或错误等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提问环节中,广大营员针对关于逻辑学的疑惑同田教授进行了交流。田立刚运用专业知识,生动幽默地为营员们解答了一系列问题,不仅向同学们传播了有关逻辑学的知识,还向营员们传递了一份追求真善美的美好向往,赢得了营员们阵阵掌声。

         哲学训练营举办“如何正确地欣赏自然”讲座
 \

    (通讯员 武文博 摄影 王宇明)7月21日上午,南开大学第八届全国中学生暑期哲学训练营系列学术讲座之“如何正确地欣赏自然”在津南校区公共教学楼顺利举行。中华美学会理事、天津市美学会会长、哲学院美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薛富兴教授应邀担任主讲,讲座由哲学院副院长李国山教授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学子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薛富兴介绍了美的四种形态,即艺术美、工艺美、生活美和自然美,并对自然美作了详尽的阐述。随后,薛富兴援引艾伦·卡尔松提出的观点——“很多情形下,人们总是将自然欣赏与艺术欣赏相比。这种类比同时造成理论错误与实践遗憾。”引出自然审美恰当性的问题。

    薛富兴指出,形式主义趣味、对象模式、景观模式、似是而非的欣赏以及忽略自然对象之本有是几种常见的不恰当自然审美的表现,而进行恰当的自然审美则需要坚持客观性原则,以科学知识深化自然审美经验,真诚地感知、体验、欣赏自然之善,从而实现以自然取悦自我到尊重自然个性;从自然趣味到自然德性的飞升和跃迁。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对于审美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审美的标准与原则等问题进行了积极地提问,薛富兴为营员们做出了耐心、清晰而深入的解答。营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他们感受到了美学独特的魅力,希望以后能更加深入地学习美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