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大学教授王文方作客哲学院谈因明研究

发布者:宋媛发布时间:2018-05-02浏览次数:466

通讯员李萌)2018420日,哲学院逻辑学前沿问题系列讲座于哲学楼318会议室举办,本次讲座的主题为“论龙树没有结论的论证方式”,主讲人为台湾阳明大学心智哲学研究所教授王文方,南开大学哲学院逻辑学教研室教授任晓明主持讲座,本院教师李娜、李继东、李延军以及哲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共同聆听讲座。


    讲座伊始,王文方简单介绍了龙树其人及其思想,指出在佛教中观学者中,龙树《中论》的四句与因明论证要求建立结论的特点不同,其主要特点在于极具论证性但不证成任何结论。如何理解龙树四句的论证方式,成为当代西方许多学者共同感兴趣的课题。


    王文方主要通过分析GarfieldG.Priest对于龙树四句的解释,指出其解释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察和建议。首先介绍了何为四句,即佛教学者常将一件事或者问题的可能性分为四种,不同的学者对不同的问题可能有不同的区分方式。《中论》中集中展示了龙树的区分方式,其区分方式建立在对世俗谛和胜义谛基础上,世俗谛是语言区分的世界,可说但不是世界的真实面貌,而胜义谛是不可说但是世界的真实面貌,由此龙树提出肯定四句与否定四句,即“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与“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基于此引出GarfieldG.Priest对于龙树四句的解释,G.Priest主张以多重赋值逻辑去理解龙树的四句主张。他们认为从肯定四句的用法可以看出龙树将所有的语句区分为四种可以穷尽但相互排除的可能性,而针对否定四句,他们在四种可能性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一个表达不可说的值,将语句改变为时态,指出每一个时态都有其最终可说与不可说的一面,也有世俗与可说的一面。


 王文方指出GarfieldG.Priest对于龙树四句的解释虽然新颖但是不可信,其存在很多问题,从逻辑的适当性、四句的崩解、文献与历史的支撑、恰当的解释来指出其问题,由此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希望通过此次讲座显示出因明逻辑与四句传统论证方式之间的断裂。


 讲座结束后,任晓明对此次讲座作了精彩的点评,其余与会师生们与王文方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