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哲学系简报第15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3-29浏览次数:357

南开哲学系简报第15期
南开大学哲学系党委编                二〇一〇年五月五日
〖本期要闻〗   
  • 第七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在我校开幕
  • 系务工作◇
第七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在我校开幕
4月24日,由《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编辑部,青年哲学论坛和我系联合主办的“第七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在我校隆重开幕。常务副校长陈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所长李景源、我系教授陈晏清等出席开幕式。
论坛主题为“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邀请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编辑等100余人。
陈洪代表学校向各位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生命线,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我们事业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另一方面,新的实践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将我们的理论在以往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推向前进,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此次论坛汇集国内该领域专家,深入研究当代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必将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
李景源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在各学科基于学术平等、围绕“问题”展开充分对话的基础上,必须牢牢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的使命,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保持自身生命力,从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新形态的前提与保障。
会议为期两天,与会代表将围绕“信息化时代唯物史观的新发展”、“马克思与欧洲自由主义运动”、“施密特与毛泽东论政治”、“资本逻辑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三重内涵”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李景源论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发展道路
4月26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哲学所所长、《哲学研究》杂志主编李景源教授就“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发展道路”这一问题为我系师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系主任王新生主持,马哲教研室陈晏清、阎孟伟、李淑梅等教授及广大研究生一起听取了报告。
讲座中,李景源指出,价值观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体思想道德道德和精神文明问题,而是标志人类发展道路的方向和理念的问题,核心价值体系应成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一个国家的立国价值。李教授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史实说明,当前中国价值观对世界的影响随着中国的崛起不断增大发展,中国的发展模式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时,他指出,社会主义不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内容,而且是爱国主义的归宿和荣辱观的基点。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实践主题和理论主题,在价值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其必然的核心所在。李景源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要充分运用唯物史观来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经验,在中国发展道路特有的政治优势下,将个体价值观同党的唯物史观相统一,把工作的立场、方法放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人民路线。                   (郭彤彤 叶壮舟)   
斯泰克尔教授讲“伦理学和美学”
4月28日下午,美国中密歇根大学罗伯特·斯泰克尔(Robert Stecker)教授应邀在我系做了一场题为“伦理学与美学”的精彩学术报告。系副主任陈建洪主持并致欢迎词,美学教研室薛富兴教授出席,众多同学到场聆听了报告。
斯泰克尔认为伦理学与美学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为此,这场报告的内容分为两部分进行,首先讨论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然后再探讨艺术与伦理价值之间的本质性联系。
关于伦理学中的价值,斯泰克尔指出有两种思考方式。一种思考方式认为伦理学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关于正当的理论,一是关于善的理论。另一种思考方式区分出狭义和广义的伦理学,狭义的伦理学是有关道德的学问,广义的伦理学则研究什么是好的生活。斯泰克尔区分出两种审美价值:经验自身的价值和经验对象的价值。前者可以说是审美的“内在的”价值,后者由体验能力根据对象的一些特性而构成,是一种“工具性”的价值。但两者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工具性价值必须内在于审美经验价值中,而它又极大地提升了审美经验。无论是审美经验自身价值还是经验对象的价值,都对人们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增益效果。
第二部分讨论了艺术作品的伦理评估,以及这种评估与艺术价值的本质性联系。对艺术作品进行伦理评估,可以从艺术品对观众的影响,产生艺术作品的途径等方面来进行,而对作品内容的伦理价值的评估在当代成为关注的焦点。艺术作品的伦理探索可以使我们获得一些道德知识、道德观念,可以使我们获得一种进入他人情感世界、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人内心意图的“技巧”。由此,斯泰克尔得出结论说:伦理探索的认知价值依赖于作品可能提供的想象性经验的质量,即依赖于审美经验的质量;反过来,作品在伦理方面的优长、深度和态度的正确,也会提升其审美价值。他将审美价值与伦理价值这种本质性的联系,称之为“审美—伦理交互作用”。斯泰克尔在演讲的最后还指出,这种“交互作用”不仅体现在艺术审美中,而且存在于环境审美之中。         (左剑峰)
 “新开哲学论坛”讲座:从台湾社会生活看中国传统思维
4月23日下午,我系新开哲学论坛第十二讲在范孙楼多功能厅开讲。来自宝岛台湾的陈宏志博士作了题为“从台湾社会生活看中国传统思维”的学术报告。系副主任陈建洪主持讲座并致欢迎词。
陈宏志博士从业经历丰富,职务涉及传媒、政治、管理等多个领域,现任江西财经大学客座教授、华东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对台湾的发展现状有深刻的了解。讲座中,陈宏志运用地图、数据、图片等详细介绍了台湾的地理位置、行政划分、人口结构、宗教信仰、历史发展诸方面,全方面生动展示了台湾的整体情况。随后重点讲解了台湾社会生活中的全民健康保险、志工团体、生命教育等工作的有序运作与积极影响。他总结认为,台湾社会之所以能高速并平稳地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思维对于民众深刻的影响。正是由于社会重视传统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教育以及以人为本思维方式的注入,营造出当前这样一个关怀与和谐的氛围。
最后,陈宏志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针对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作了细心的回答。他希望两岸学者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进一步扩大交流、增强认识,并欢迎广大同胞做客台湾。                    (郭彤彤)
我系组织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会
4月28日我系组织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会,会议由系消防安全小组组长、党委书记李君主持,系办公室、机房、资料室和实验室等部门安全负责人参加。
会上,李君传达了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会议精神,并组织学习了《南开大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文件的主要内容。她强调指出各部门应在近期进行彻底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并整改,做好学生外出统计工作,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系消防安全小组副组长苏辉详细解释了小组的构成及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指出我系消防工作的重点部位,并要求各部门做好月检记录,发现隐患及时上报。
◇党建工作◇
哲学系教师党支部与本科生综合党支部共同探讨“公平与正义”
2010年4月29日,我系教师党支部与本科生综合党支部以“公平与正义”为主题进行座谈。党委书记李君、党委副书记杨晓峰,逻辑学党支部书记田立刚、张晓芒、教师综合党支部钟汉川以及本科生综合党支部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张晓芒首先指出,公平是价值判断,只能用是否有意义来衡量,不存在是非问题。钟汉川从马克思.韦伯的合理社会化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从责任的角度出发,人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把义务扩大化。受到老师们的启发,同学们也提出了一些见解,并将讨论的热点转移到了与此相关的社会焦点,其中李君结合自己的体会谈到了暴力拆迁问题,大家也就三峡移民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晓芒认为在此我们应把法律和道德分清,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
田立刚结合主题谈了体会,他提出,同学们遇到问题时,首先要从哲学方面提出理论,然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张晓芒告诫同学们在今后就业中要懂得差异化答题应聘,为同学们的求职给出了指导和建议。
最后,李君做了总结讲话。她指出,这种类型的党支部共建活动是为满足师生对学术交流的渴望,并且这不仅是党日活动,更是学术活动,对培养哲学思维有很大帮助,促进同学们思考,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并希望这样的活动以后能经常举办。座谈会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结束。
                                                                    南开大学哲学系党委《南开哲学系简报》编辑部
编:李         箱:zhexuexijianb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