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哲学院简报第43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3-30浏览次数:188

                 南开哲学院简报第43期
南开大学哲学院党委编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一日
〖本期要闻〗   
  • 我院召开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动员部署会
  • 五十周年院庆“老教授访谈”活动开幕
◇院务工作◇ 
我院召开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动员部署会
     5月7日,院党委在范孙楼召开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动员部署会。教工党员和学生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一起参加了会议,党委书记李君主持并做动员报告。
会上,李君代表院党委说明了深入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的重要意义,就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和组织领导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并强调全院党员干部要按照天津市委、市委教育工委和校党委的统一要求,紧密结合学院工作实际,把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融入到具体工作中,不断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按照学院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学院将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充分利用“南开大学党员干部学习网”,认真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学习教育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求各支部组织不少于二次的集中学习,二次支部内的学习交流,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学习,每二周召开一次学习讨论会,院党委也将适时组织召开一次全院各支部的交流推动会。另外,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沟通机制,领导班子要通过各种渠道,如“院领导接待日”、“教研室主任联席会”、“班导师工作例会”等,坚持调查研究,带头深入广大师生听取意见建议,形成服务师生、民主规范的工作风气。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制度落实取得实效,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长效机制。          (杨晓峰)
◇院庆专栏◇         
五十周年院庆“老教授访谈”活动开幕
    5月4日,庆祝南开哲学学科恢复重建五十周年系列活动之“老教授访谈”在范孙楼举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陈晏清教授应邀出席并接受专访。院党委书记李君、学生工作干部、青年教师和部分硕士生、博士生共同参加活动。
    陈先生与在座师生动情地回忆起几十年前的件件往事,着重讲述了自哲学系重建以来,学科建设方面的艰苦创业过程,详细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逻辑学、科技哲学等学科的发展概况。说到九十年代中期哲学学科走入低谷的境况,陈先生最是感慨。他带领着大家依靠对哲学的信念和对中国改革的信念,坚持着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陈先生说,学科建设最要紧的是创造出具有生存发展根基、不可替代性的特色,他心中设定的哲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是要达到同南开整体地位相匹配的水平。陈先生还就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问题与在座师生展开热烈讨论。访谈中陈先生言辞恳切朴实、讲述感人肺腑,令听者动容,被他强烈的责任感所折服。陈先生最后总结,南开哲学五十年的发展历史,既是一部艰辛的创业史,又是一部辉煌的创业史,五十周年院庆当以了解这五十年来的历史为前提,这才能真正理解院庆活动的意义何在。
    陈先生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之后来到南开大学刚刚重建的哲学系任教,至今已整整五十年,可以说他是南开哲学五十年发展历程最完整的见证人。几十年来,陈先生辛勤耕耘,在学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社会各界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他曾于1984—1997年任哲学系主任,1995—2000年任人文学院院长,1997年创办南开大学社会哲学研究所兼任所长,现在仍担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老教授访谈”活动是南开哲学学科恢复重建五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旨在通过组织学院师生与不同时期、不同学科的十几位老先生进行交流,使年轻一代哲学人能从他们的描述中把握哲学学科五十年发展的基本脉络,体会各学科创业的艰辛与困境,感受前辈们崇高的境界与追求。目前,已访谈了陈晏清、赵文芳、苏驼、车铭洲、王兴华等五位教授。   (林红)
五十周年院庆 校友论坛活动启动
4月24日,庆祝南开哲学学科恢复重建五十周年系列活动之“南开哲学校友论坛”在范孙楼举行首场活动,我院1987级校友张冲甫先生应邀作了题为“思辨的快乐与哲学人的追求”的报告。院党委书记李君、党委副书记杨晓峰、中国哲学专业博生导师周德丰及全体专兼职学生工作干部出席,报告由李君主持。
张冲甫1987年考入南开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到天津大学任教。1998年重返母校在法学院攻读法学硕士,毕业后创办律师事务所,现为天津津建保企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天津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多年来热心公益服务,获得多项荣誉。
作为校友,张冲甫与在座师生分享了初来南开的种种记忆,名师的指点,严谨的校风。当提到哲学对其人生的深刻影响时,张先生进行了精辟概括——哲学严谨的治学风气培育了他全面的能力,哲学严谨的逻辑思维培养了他实证的精神,哲学的思辨特质贯穿着他的学习与生活,使他终生受益,而大学时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又使他的身心全面发展。正是哲学对公平、正义、美德与智慧不懈追寻的内在本质,才引导着他日后成为一名成功律师。
到场的同学深受其人格魅力和成长经历的感染,和张先生展开了热烈的互动。周德丰作为张冲甫先生的授业恩师,对张冲甫成功发展的事业、坚定操守的信念、回馈社会的品格、不懈进取的努力都表示欣慰和自豪,并希望在座同学能以校友为榜样,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党委书记李君向张冲甫主动捐资支持院庆活动、回馈母校、感恩师生的善举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代表学院向他颁发捐款证书并赠送纪念品。最后也勉励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在学期间做好充分的观念理念、知识结构、职业素养以及心理体力等方面的准备,成为“公能”素质兼备的优秀学生,毕业后像众多南开校友一样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母校争光。
“南开哲学校友论坛”是在庆祝南开哲学学科恢复重建五十周年之际,为各界校友返回母校与师生进行交流而搭建的平台。今后,将有更多的校友出席论坛,见证成长的南开哲学,回首丰富的心路历程。   (李大明)
   
   
◇学术讲座◇
谢立民作客南开谈“用现代方法研究中国逻辑思想”
  5月3日,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外聘教授谢立民(Jeremy Seligman)访问我院并做题为“用现代方法研究中国逻辑思想”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副院长陈建洪主持,逻辑学教研室的老师和2011级硕士生一起聆听了讲座。
谢立民的讲座以西方文化为背景,以现代逻辑为工具,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进行分析和讨论。讲座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比较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与现代逻辑,从逻辑的共通性特征来论证用现代逻辑方法分析研究中国逻辑思想的合理性和创新性。第二部分以现代逻辑为工具,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的归类思想和墨家逻辑。第三部分以相似性游戏为例,向在座师生展示了用现代逻辑来表现中国古代逻辑命题的可行性。    (李大明)
◇学生活动◇
我院举办“感恩劳动者”活动
 “五一”劳动节期间,我院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中心在迎水道校区开展了“感恩劳动者”主题活动。来自全院3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为了表达同学们的感恩之情,志愿者们特意准备了祝福贺卡和康乃馨前往校区图书馆、食堂、宿舍楼,向这里辛勤劳动的工作人员送上深深的祝福。同学们用欢乐的笑脸、开朗的笑声、精致的贺卡、温馨的康乃馨传递着对辛勤劳动者的诚挚问候,在校区工作的叔叔阿姨们对同学们的良苦用心表示了感谢。
一朵朵康乃馨寄托着同学们对劳动者辛勤付出的诚挚感谢,一张张祝福卡片记录着校园中同学们感恩的细腻情愫,一张张的合影留念定格了工作人员与同学们真挚的感情。活动结束后,志愿者王宇明同学表示:“感恩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责任,我们非常感谢校区的工作人员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付出和奉献,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会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让生活洒满温暖的阳光。”(姜斯琪  陈赜)
                                                                    南开大学哲学院党委《南开哲学院简报》编辑部
编:苏国凤              箱:suguofengxsb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