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哲学院简报第62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4-02浏览次数:398

                 南开哲学院简报第62期
南开大学哲学院党委编           二〇一三年七月五日
〖本期要闻〗   
  • 我院召开夏季学期研究生教学及学生工作说明会
◇院务工作◇
我院召开夏季学期研究生教学及学生工作说明会
6月21日下午,我院在范孙楼会议室召开夏季学期研究生教学及学生工作说明会,副院长陈建洪、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晓峰、研究生教学秘书管晓柯和2012级研究生一起参加了说明会。
会议主要围绕夏季学期研究生的教学、新学期教学计划、近期学生工作三方面内容进行布置。会上,陈建洪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夏季学期的教学活动,就即将开设的“青年哲学论坛”和“政治哲学论坛”进行了说明。接着,管晓柯老师就新学期教学计划、教学实习课程、期末考核、开学注册和毕业论文等问题向大家做了详细说明并提出了要求。随后,杨晓峰老师对夏季学期的学生工作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重点介绍了夏季学期由校友主讲的求职辅导类课程“哲学与社会”的教学目的和意义。同时,杨老师还布置了2014届毕业生求职辅导的相关工作。
最后,杨晓峰老师结合夏季学期研究生各项工作的安排对2012级研究生提出了几点希望,希望大家认真对待读研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合理分配论文写作和实习求职的时间,从心态和行动上提早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葛伟芳李盼)
◇学术活动◇
青年哲学论坛第一讲:陶锋谈“现代艺术为什么这么丑?”
6月27日,我院夏季学期讲座之“青年哲学论坛”第一讲在范孙楼举行。青年教师陶锋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现代艺术为什么这么丑?”的学术讲座。
陶锋老师从当下人们偏重于认为“艺术都是美的”这样的现状出发,从四个方面对艺术的真正本质展开详细介绍:第一,丑的哲学根源——否定辩证法,陶峰主要从哲学的角度通过对比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和阿尔多诺的否定之否定所造成结果的差异,给艺术下了个不成文的定义:现代艺术的本质是否定;第二,“丑”作为艺术的否定性的显现,他认为“丑”实质上是对美的一种救赎,是通过一种现实的不和谐的方式来拯救和谐;第三,审美情感的救赎——不愉快,陶锋认为在现代艺术中,人们的审美已经发生了扭曲,必须要对它进行救赎,这种救赎必当借助于“不愉快”这种否定的情感才能达到;第四,超越美丑——艺术的真理内涵,陶锋对艺术的真理内涵作了具体的说明,认为它是超越美丑的,唯有这种处于超然状态的艺术才真正称得上现代艺术。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针对艺术到底是丑还是美、艺术的不和谐到底体现在那里、艺术的否定性的实质起源于哪里等问题与陶锋老师作了进一步的交流。
                                               (李盼  葛伟芳)
青年哲学论坛第二讲:张敬川谈“小乘佛教的烦恼理论”
 7月3日,我院夏季小学期讲座之“青年哲学论坛”第二讲在范孙楼举行。青年教师张敬川为哲学院研究生生带来题为“小乘佛教的烦恼理论”的学术讲座。
张敬川老师采用问题式教学的方式,向在座学生提出三个问题“烦恼是内心的情绪感受?还是本性中的恶?人是否可能永远无法根除烦恼;烦恼之于有情(生命、存在者)的意义;佛教教理中关于烦恼的学说,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针对这三个问题,张敬川从不同哲学派别对“烦恼”的定义入手,讲述了:佛教经典中烦恼的基本含义;原始佛教时期的烦恼学说;从烦恼到随眠——部派佛教烦恼理论的发展三个部分。其中,张老师重点讲述了随眠的含义、种类、不同部派间对随眠和烦恼的看法、烦恼的生起、烦恼的断除等方面。
讲座吸引了学生极大兴趣,同学们就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张老师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张敬川指出,烦恼问题相关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通过了解佛教教理中对烦恼问题的探讨,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把握烦恼这种“此在”的存在状态,从而能够克服掉情绪化的生活方式,达到一种自由随性的境界。(葛伟芳 李盼)
政治哲学论坛:刘训练谈“共和主义:古与今”
    7月5日,夏季学期讲座之“政治哲学论坛”在范孙楼举行。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师、《政治思想史》杂志编辑部主任刘训练为同学带来了题为“共和主义:古与今”的学术讲座。
刘训练老师首先结合自己在任编辑部主任期间的特别经历向同学们总结了自己的主要工作:编书第一,译书第二,著书第三。紧接着介绍了自己的的译著《共和主义:从古典到现代》,由此展开了对“共和主义”的详细地阐述。他首先介绍了“共和主义”之“共和”二字的多样来源及“共和主义”的多样来源,随后谈到了古典共和主义的基本理念,对共和主义的政治理想、理想政治制度及共和主义之区别于其他政治思想流派的特点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紧接着又谈到了古典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他指出二者是一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最后在谈到共和主义的当代复兴及其困境时,他认为应该主要从思想史、分析哲学及政治的角度来看待,并简要地介绍了新雅典共和主义之困境及新罗马共和主义的之弊端。
提问环节,刘老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关于“共和主义”的问题作了详细而又明晰的解答,使同学们对“共和主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李盼 葛伟芳)
◇学生活动◇
            我院召开研究生代表大会
6月24日,我院2013年研究生代表大会在范孙楼召开。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晓峰出席大会,40名研究生代表参会。
首先,由我院2012届研究生会主席马梦菲同学做工作总结报告,总结了一年来研究生会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情况、研究生会开展的各类活动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随后,根据学院研究生会换届选举办法,新一届研究生会预备人选经过竞选演说、代表提问、无记名投票等环节,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
最后,院党委副书记杨晓峰老师讲话。杨老师指出研究生代表大会的程序还需进一步规范,要充分调动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参与学校学院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对上一届研究生会的工作给予肯定并感谢,指出了研究生会的工作对研究生个体发展以及学院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研究生骨干的责任意识。同时,杨老师也对新一届研究生会充满期望,希望他们能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开拓创新,带动学院研究生工作走向新的台阶。(李盼  葛伟芳)
我院举办基层就业经验分享会
6月27日,由院研究生会主办的基层就业经验分享会在范孙楼召开。会议邀请了2013届三位基层就业学子为大家分享他们选择基层就业的经历,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晓峰与2012级硕士生共同参与了此次交流活动。
此次分享会邀请到的三位主讲人分别为:2013届外国哲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史远、美学专业硕士毕业生朱隽姿、中国哲学专业硕士毕业生柯芬,他们都就职于中西部的基层单位。三位主讲人分别从择业观、就业准备、公务员考试、西部计划、志愿支教、考试经验等方面为大家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大家的咨询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为大家在就业前景规划和参加招聘考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最后,杨晓峰老师总结讲话,他指出到基层就业不仅有助于祖国的发展建设,对我们自身的人格培养和职业发展也是一笔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基层就业大有作为。希望有到基层就业意向的同学从现在着手准备,丰富基层工作的阅历、提升基层工作的能力。会后,同学围着三位主讲人继续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南开的学子,我们应该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心怀祖国,脚踏实地,积极做好就业准备,实现自己的青春价值。(葛伟芳郭天秀)
我院2013届毕业生捐资助学
7月2日,“公能励志奖学基金”收到我院学子捐助的3600元人民币。我院2013届国防生陈杰、王浩能、高世朋、赵旭和付清爽五位同学捐出部分国防生奖学金共3000元注入“公能励志奖学基金”,用于奖励本院优秀本科生。另外,2011级硕士生班在毕业之际将班费结余600元也捐给“公能励志奖学基金”。
 院党委副书记杨晓峰老师对于2013届毕业生的捐资助学活动给予充分地肯定,他表示:这是“公能励志奖学基金”今年收到的第二笔捐款,毕业生们心系母校奉献爱心非常令人感动,在同学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南开人为公精神。为同学们的行为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一定将基金管理好使用好,并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公能励志奖学基金”是由我院2012届毕业生王雪振同学捐资设立,截止目前,该基金已收到多位毕业生的捐款。(单虹泽)
                                                                    南开大学哲学院党委《南开哲学院简报》编辑部
编:苏国凤              箱:suguofengxsb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