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哲学院简报第74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4-02浏览次数:188

                 南开哲学院简报第74期
南开大学哲学院党委编          二一四年四月二十一日
〖本期要闻〗  
  • 我院“师生面对面“共话博士培养问题
  • 我院举办首届“哲思•世界”师生论坛
◇院务工作◇
我院“师生面对面”共话博士培养问题
  3月31日,我院“师生面对面”活动在范孙楼会议室举行。学院党委书记李君,副院长李国山、陈建洪,党委副书记杨晓峰,美学教研室主任薛富兴,马哲教研室主任谢永康,研究生辅导员刘芳以及博士研究生代表等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的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博士生课程设置,二是研究生学术交流,三是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与会的博士生分别就增加小语种选修课、创建博士生学术交流平台、本院奖学金评审规则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与会院领导和老师认真听取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就采取何种措施解决上述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一致认为,学院应组织教研室主任以及相关教师进一步论证博士生的课程调整、博士论坛的创建及奖学金评审程序等问题;同时也强调,博士研究生同学也应该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主动交流,充分利用学校和学院的各种资源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李君表示,“师生面对面”活动旨在搭建师生交流对话的平台,希望通过这一平台使学院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培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加深师生之间彼此的了解,不断改进学院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郎需瑞)
我院举办首期“哲思•世界”师生论坛
  4月18日,我院首期“哲思·世界”师生论坛在114会议室举行,首期论坛的主题为“教育公平之我见”。学院党委书记李君、教师代表李继东、陶锋与2012级本科生班及本科生综合党支部的党员们共同参与了本次论坛。
 会上,与会同学主要针对“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最集中体现在那些地方”,以及“从国家和政府层面应该如何做才能逐渐做到教育公平合理”这两大议题,结合自身的经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建议。
 李继东和陶锋两位专业教师对同学们的发言作出了精彩的点评和进一步的分析,两位老师指出促进教育公平并不一定代表绝对的公平,而是应该促进社会可以进行一种良性的阶层流动,让底层民众看到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只有教育能实现这一景象。因而,政府确实需要对教育进行改革,改变现有不合理的状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动力。
 李君表示,南开哲学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具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组织能力等。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学院要重点训练学生运用理论去分析、判断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和实施能力,并强化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关注世界变化、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从今年起,我院党委开办了“哲思·世界”师生论坛,将调动全院党员教师的力量,引导学生对社会时事热点问题进行冷静思考,透过现象剖析本质,以科学、辩证、客观的哲学思维方式寻求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据悉,“哲思·世界”师生论坛以“修善、参省、畅想”为活动宗旨,以充分发挥全院教师教书育人和言传身教的作用,给学生以正面引导,促进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姜斯琪)
◇学术活动◇
尹沧海教授做客导师有约谈艺术与人生
 4月11日,文学院东方艺术系、我院书画艺术与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尹沧海教授,与东方艺术系和我院的研究生一起分享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尹沧海首先以“文人画”与“禅画”的区别为例,边展示自己的画作,边为在场的同学介绍国画创作的基础知识——例如禅画与文人画间的关系:禅画中的万物个个似佛,有形似无形,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而南宋时期的文人画以写实为主,并以书法入画。元代以后,文人多隐居山门,更偏向于禅画的心境。尹老师偏爱大写意,偏爱各种艺术表现手法的融合。他的指画、水墨,以至于早期的毛笔写生等,每一张都显示着艺术家的精神,有着深深的感染力。
 随后,尹沧海讲述了自己的求学之路。他生于书画世家,四岁始握笔作画,七八岁时已在当地小有名气,美术功底扎实,先后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尹老师强调,在学习中要提高自身水平,勤学多练是正途,同时注意把握机遇;只有更多地体验生活,多涉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才能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东西。
 最后,尹沧海当场作画,向同学们展示了国画创作技巧。无论是大写意时的潇洒,还是对细节的精准刻画,无一不体现了尹老师“有形似无形”“多手法融会贯通”的精妙。这对于平时很少接触绘画艺术的同学们而言,是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陈亚琢)
◇学生活动◇
我院党员集中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月3日,全院学生党支部进行集中学习,一起研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次活动由2013级硕士生党支部承办,其他党支部共同参与,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晓峰参加活动并点评。
 会上,八个学生党支部的代表分别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进行发言,阐释各自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感受。发言中既有对意识形态的再认识,也有对当今社会形势的分析,还有对法治的重视以及对个人修养、公民意识的强调。值得注意的是,同学们的发言不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更将论证重点与南开精神结合起来,体现了南开学子的认知特色。
 杨晓峰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点评。他指出同学们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很有意义,发言稿准备的充分且具有一定的水平,说明大家进行了系统地学习。杨老师特别强调,我们不仅要从理论的角度学习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入脑入心内化为行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以实际行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同学要充分发挥好模范典型的作用。(陈亚琢)
学院启动“雅士南开”系列活动
 4月16日,我院“雅士南开”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范孙楼举行。2012级和2013级本科生各寝室长悉数参加,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晓峰出席活动并讲话。
 会上,学生会负责人介绍了本系列活动中五个子活动的具体内容。
“好书漂流、室友共享”,学院集中设立图书角,把学院出资购买的图书和同学分享的好书集中起来,完善借阅制度,使好书在宿舍内漂流。
“强身健体 大家锻炼”,旨在鼓励大家在课余积极进行身体锻炼,增强体魄,愉悦身心。为此,学院将于近期举办本年度的趣味运动会,同时还为每个宿舍发放了跳绳、毽球等健身小器材,供大家休闲锻炼使用。
“红色歌曲、共同唱响”,每个宿舍选一首朗朗上口的红色歌曲进行学习,学院择期举办“红歌赛”,在院内评选“学子好声音”,增进友谊,歌颂青春。
“温馨之家、室友共建”,主要包括一系列以宿舍为单位展开的评选活动。从“宿舍名称创意征集”,到“宿舍LOGO设计大赛”,再到宿舍“空间利用大比拼”,无一不体现着宿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温馨和谐的文化氛围。学院还将向全院学生征集生活作品,制作“青春纪念册”和“时光胶囊”。
“校友导师、行为导航”,学院拟从近年毕业的在津本科生中选聘部分代表作为“实践导师”,从行为习惯、实习实践、体验社会方面给予指导,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丰富学生的社会经历。
 最后,杨晓峰强调“雅士南开”系列活动是为响应团中央“三走三近”的号召,落实党委学工部推进“宿舍文化建设”的年度工作,以宿舍为单位,从“德”、“智”、“体”、“美”、“行”五个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富有特色,集趣味、娱乐、实践于一体的课余活动,进而打造南开版的谦谦君子、文人雅士。(谭诗宁)
◇简讯◇
○4月1日,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2013级本科生班前往南开中学与中学生一起举办“缅怀杰出校友 传承恩来精神”主题参观活动。
○4月13日,院团校举办“聚焦两会——改革进行时”时事学习活动。
○4月17日,我院举办“优秀研究生学术经验分享会”,邀请2011级博士生王东浩和刘晋祎两名博士生分享自己的学术经历。
                                                                     南开大学哲学院党委《南开哲学院简报》编辑部
编:李盼             箱:chenyuanrumeng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