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芒

发布者:宋媛发布时间:2017-03-23浏览次数:4781

 
\

基本信息:

姓名: 张晓芒

性别:男

职称: 教授

职务:

工作地址:南开大学新校区

邮编:300350


电子邮件:zhangxm0318@163.com

个人简历:

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逻辑学会形式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个人网站或网页:
个人简历:
1970年参加工作,1978年考入大学,1993年获博士学位,2000年调入南开大学哲学院工作。


教学情况:                                                              

(一)本科生课程:
逻辑学概论、创新思维方法概论
(二)研究生课程:
硕士生:中国逻辑史专题研究、逻辑与法学专题研究、
批判性思维专题研究
博士生:中国逻辑史专题研究、比较逻辑专题研究、逻辑史资料导读
(三)研究生名单:


科研情况:                                                       

(一)研究领域:
逻辑学、逻辑史、比较逻辑
(二)学术专著:
1.《先秦辩学法则史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2000年获第三届金岳霖学术奖三等奖,2000年山西省第三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点燃创造的太阳——创造性思维方法及其训练》,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3.《从传统走向现代》,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4.《中国古代论辩艺术》,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2004年获天津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5.《创新思维训练》,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2006年修订。
6.《惠施、公孙龙与三晋名家》,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年。
7.《逻辑思维训练》,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
8.《诡辩——思维的陷阱》,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2008年获中国逻辑学会第二届优秀成果奖普及读物奖)
9.《历史与现实——世界文化多元化研究》(王晓德、张晓芒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10.《墨子的平民学说》(与韩国黄晟圭合著),山西出版集团2007年。
11.《创新思维方法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2010年获天津市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12.《正确思维的基本要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13.《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干春松、张晓芒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2013年修订。
14.《逻辑是把斧子——日常说理的工具》,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年。
15.《奇谈怪论说名家》,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
16.《先秦诸子的论辩思想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1年。
17.《管理硕士逻辑应试实用技巧》,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
(三)主编出版物:

(四)学术论文:
发表逻辑史、逻辑学、法律逻辑、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论文130多篇。

(五)科研项目: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研究项目:《当代青少年综合思维方法研究》。
2.主持全国教育科学重点项目《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子项目:《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基本要领及素质训练》。
3.主持天津市社科研究项目:《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与素质训练》。
4.主持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与政治伦理思想的互动研究》。
5.主持南开大学2006年度教材建设项目:《创新思维方法概论》。
6.主持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先秦诸子的论辩思想与方法》。
7.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世界文化多元化研究》。
8.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编写教材《逻辑学》专家组成员。
9.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逻辑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
10.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逻辑思想研究》。
11.参与南开大学“985工程”重大项目《中国逻辑史》。
(六)获奖情况:
1.著作《先秦辩学法则史论》获第三届金岳霖学术奖三等奖,山西省第三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著作《中国古代论辩艺术》获天津市第九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3.著作《诡辩——思维的陷阱》获中国逻辑学会第二届优秀成果二等奖。
4.著作《创新思维方法概论》获天津市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5.论文“比较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从中西逻辑的比较研究看”获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6.论文“从法律制度建设看逻辑的科学理性和人文理性”获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7.论文“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三种理性”,2010年获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8.论文“不同的教学对象与不同的逻辑学教学重点”获天津市高教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9.论文《历史选择中的逻辑理性》获中央党校等六部委开办的第41、42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征文活动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