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我校优秀本科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鼓励学生通过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提前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从而有效地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连贯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本学期我院向本科生开放如下4门课程,课程简介如下: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任课老师:王南湜 课程序号:3457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诸多新的理论热点,本课程便是以比较系统的方式对这些前沿问题的介绍、评论和阐发。课程分为四编十二讲:第一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对近年来学界所关注的马克思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问题,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给予了考察并提供了一种新的阐释;第二编“马克思的辩证法”,具体考察在辩证法这一核心问题上马克思与康德、黑格尔哲学的关系,以及马克思对于辩证法的独特贡献;第三编“马克思的自然、历史、社会观念”,通过与怀特海、波普、广松涉、涂尔干、韦伯等人有关观念的比较,阐发了马克思的自然、历史、社会观念的独特意涵;第四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逻辑”,以主体与结构的关系问题为中心线索,考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卢卡奇到阿多诺、哈贝马斯、阿尔都塞、巴迪欧的理论发展逻辑。
2. 《四书集注》研读 任课老师:严正 课程序号:3458
“《四书集注》研读”是中国哲学硕士专业的一年级必修课程。《四书集注》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所著的经典,是对先秦儒家经典《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书的章句集注,被明清时代奉为科举考试的权威注解,也代表了传统儒学发展的理论高峰。
本课程的目的,通过研读《四书集注》了解把握中国传统儒学从先秦到程朱理学的发展演变的历史;准确掌握传统儒家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学会阅读古代哲学原著,尤其是经典注释的体例方法。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中华书局出版的“新编诸子集成”本《四书章句集注》,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原著领读方法,逐字逐句地解析“四书”的序言和重要选段,其中尤其侧重儒学概念范畴从先秦孔孟到宋代程朱的意义演化过程。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撰写《四书集注》中的某一章的读书报告,展现解析原著和各家注释的学术功夫。
3. 中国逻辑史专题 任课老师:张晓芒 郎需瑞 课程序号:3460
中国逻辑史专题研究是在详细疏解中国逻辑思想通史基础上而进行的专题性研究。其中涉及到:如何做中国逻辑史研究,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前沿问题,中国古代逻辑的主导方法及其特征,易学逻辑的相关问题解析等内容。课程结合当前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新成果,通过讲授与讨论结合的方式,探究新时期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新理念、新方法与新内容;培养中国逻辑史研究方向的后备人才,促进中国逻辑史研究领域的国际化交流与沟通。
4. 伦理学理论专题 任课老师:钟汉川 课程序号:3456
《伦理学理论专题》课程以阅读和讨论当代伦理学经典论著为主,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各种伦理学论争的基本背景、具体论证以及可能导致的问题。其基本目标是,使得任何对伦理学感兴趣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确立基本的伦理知识体系,掌握伦理学文本的基本阅读方法,具备资料搜集以确定研究主题的基本能力,由以养成文本阅读、思考和写作的研究习惯。对于初学者来说,本课程有利于拓宽国际视野、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当代伦理学争论的基本脉络;对于有志于或正在从事伦理学研究的学生来说,它将有利于深入了解当代伦理学研究现状,为论文的选题、撰写乃至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