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院举办纪念方克立先生逝世周年系列学术讲座

发布者:田佳佳发布时间:2021-04-30浏览次数:204


(通讯员:许双)近日,为纪念我校首批“杰出校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南开中国哲学学科的开创者方克立先生逝世一周年,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研究中心特举办系列学术讲座,以缅怀先生的人格风范,传承南开中国哲学研究的学术传统。本次活动由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严正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寇清杰教授、日本研究院院长刘岳兵教授、哲学院卢兴教授、吴亚楠副教授、单虹泽老师和廖娟老师分别担任六场讲座的主讲人。

416日晚,卢兴教授带来首场讲座,题为“开拓新域 引领方向——方克立先生与中国大陆的现代新儒学研究”。卢老师将方先生的现代新儒学研究以1996年为界,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主要集中于“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国家课题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后期主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对“大陆新儒学”展开学术批评。先生开启了中国大陆的现代新儒学研究,并在学理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回应学界各方对课题组的批评,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至今仍有典范意义的学术创见。

417日上午,寇清杰教授以“中国文化自觉自信的百年反思”为主题带来第二场讲座。寇老师指出,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历史发展的过程,从数百年来中西文化的对比中厘清了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的特质,并讲解了方先生“马魂中体西用”的文化观,以此阐发了当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问题。

417日下午,刘岳兵教授带来第三场讲座,题为“近年来我国日本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讲座伊始,刘老师回忆了自己选择日本哲学为研究主题的缘起。进而从通史类著作、中日哲学比较、日本佛教思想、京都学派的哲学、港台日本哲学研究等方面介绍了中国日本哲学的研究前沿。刘老师表示,作为方先生的弟子,将以更为扎实的学术工作推进我国的日本哲学研究。

424日上午,南开哲学院的廖娟老师带来第四场讲座,题为“易学研究的方法、动向与困境”。廖老师首先从方克立先生青年时代关于《周易》的文章说开去,就文章中提出的《周易》经传分观及中国哲学的方法论问题展开讨论。她进而探讨了易学研究的当代学术发展动向,梳理了从“打破经学”到“回归元典”的过程,展望了符合现代形态的新易学。

424日下午,第五场由吴亚楠老师主讲“敢问路在何方?——宋明理学的研究概述及反思”。吴老师首先从整体性研究、重要人物研究两个方面介绍宋明理学的研究内容,以综述的形式梳理了学术现状,指出其具有哲学史的考察、文献学的发现和诠释等研究特点。她对学界最新的研究动向予以介绍,分析了宋明理学研究范式上的困境,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424日晚,单虹泽老师带来收官之讲,主题是“阳明学研究四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从问题到方法”。单老师介绍了二十世纪以来阳明学研究几个发展阶段与特点,并就近年来阳明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予以揭示,并预测了阳明学研究未来可能成为热点的比较哲学研究、实践哲学研究、心性现象学、阳明后学研究等领域。

系列讲座吸引了广大师生参与交流,讲座后讨论热烈。各位主讲人结合各自的研究专长,精心准备讲座内容,在讲座后对听众的问题给予悉心解答。总体而言,这一系列学术讲座集传承性、研究性、动态性于一体,显示出多领域、跨学科、大视野的特征,无疑是对学术前辈最好的纪念。


方克立先生(1938.6.28——2020.4.21)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教育家。南开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开创者,南开大学首批杰出校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先生于1972年至1994年在南开大学哲学系任教,主持建立了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并指导博士生至2011年。先生为我国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享誉海内外。先生遗嘱将所有藏书赠予南开大学哲学院,以勉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