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哲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者:田佳佳发布时间:2022-05-04浏览次数:100

附件4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学位授予单位

名称:南开大学

代码:10055

 

授权学科

(类别)

名称:哲学

代码:0101

 

授权级别

   

     

 

 

 

2022 228


 一、总体概况

本学位授权点自1981年获批逻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批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等八个二级学科均可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2007年马克思主义哲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哲学一级学科被评为天津市重点学科。2017年哲学学科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学科”同时设名单。

本学位点多年来一直探索本--博贯通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科设有哲学和逻辑学2个专业,均已入选教育部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计划。202年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2021年入选教育部“拔尖2.0人才培养计划”。本学点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面向本科生开放的研究生课程体系,较为完善的研究生推免和招生制度。本学位点学科体系健全,力量雄厚,在前三轮学科评估中均位列全国第九,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等级为B+

在本统计时段内,共招收哲学博士研究生46人、硕士研究生78人。授予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45人、硕士学位80人。哲学博士研究生在读91人、硕士研究生在读118人。

本学位点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体现了明显的国际化特色。目前,有博士生指导教师23人、硕士生指导教师37人。导师队伍结构中,博士生导师除了包括一批年富力强的教授之外,还包括几位南开大学青年高端人才。有3位外籍教师,1位港籍副教授。超过70%的教师具有国际交流的学术背景。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重视研究生党建,成为“全国样板”。我院硕士生第一党支部入选全国首批样板党支部、天津市党建领航工程先进典型,2021年获评天津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成为全国高校学生思想引领、坚定理想信念的一面旗帜,相关事迹被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凤凰网等校内外媒体报道183次。以此为契机,学院大力实施培育创建,促进党建科研融合,夯实制度建设,选派党员到乡镇基层实践锻炼,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小组,鼓励学生党员用哲学思维来学习思考实践党的创新理论,促进学思结合、学用结合;样板支部形成“递补滚动”培养模式,复制推广至本硕博学生支部,以党团班一体化建设为指导,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团员”、“高-低年级党员、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结对联系机制,形成党员带头、辐射全员的氛围;牵头成立全校学生样板党支部联合体,校内外推广样板支部建设经验,带好带强更多的支部。学院党委推荐的相关课题《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辅导员专项)立项。

统筹思政队伍建设,力推“三全育人”。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突出发挥研究生导师“第一责任人”作用,出台《哲学院全程导师制队伍建设实施办法》,严格导师配备选聘、岗位职责等要求,将导师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大力推进师生“同学同研同行同讲”育人模式,实施研究生导师助力就业“三个一”行动计划。研究生专兼职辅导员、管理干部,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学生,在思想价值引领、党团班建设、学风建设、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主动对接社会育人资源,经由校友与滨海新区区委、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山西省委党校取得合作意向,构建多层次的实践育人平台。2021年,学院党委推荐的相关组织育人工作案例获评天津市学校“三全育人”优秀案例。

倡导推动学用哲学,培育“时代新人”。大力弘扬南开爱国报国传统,依托学科建设、专业特色,鼓励教师发表弘扬主旋律理论文章,引导学生“把小我融入大我”,以建党百年为重要契机开展五期young党史学习专题分享,开展暑期实践调研、党员基层实践锻炼,多措并举推进“双创”教育,毕业生赴基层选调或中西部就业的比重达三分之一,研究生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的大局贡献度得到提升。发挥研究生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小组、研究生理论宣讲团、哲学研习会已成为集哲学研究、服务社会为一体的研究生自我教育平台,受邀到天津市各中学、高校、社区宣讲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20余场。通过“南开大学哲学院”发布具有哲学科普及介绍性质的微视频“点亮哲学”、“生活中的哲学”,继续举办第十七期哲学文化周以展演、义卖等多种途径繁荣校园文化。2021年,哲学院团委获评南开大学五四红旗团委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本学位点以培养一流专业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过程中的全局化布局。在本科教育阶段就实施全程导师制引育模式,加强学生的学术训练,大三和大四的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的学术导师,大四的学生可以提前选修研究生相关课程。以教研室、指导小组和导师为单位,学院统筹安排各研究生专业方向的教学和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研究生课程严格按照各二级学科培养方案进行,由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学生代表等共同组成学院研究生教学检查小组,检查教材使用情况、专业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抽查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辅导材料、课程论文及试卷等课程教学材料,强调教学规范,跟踪开展教学质量监测;举行师生座谈会,听取教师、在学研究生对研究生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难题。根据学制变化、培养标准变化等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各专业教学大纲,制定新的教学培养体系。

(二)导师选拔培训情况

本学位点导师研究生导师选拔与培训,严格按照《南开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聘任办法》《南开大学硕士生指导教师聘任办法》《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在聘任过程中本学位点充分发挥学院博导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职能,从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师德师风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来选拔导师。同时积极组织研究生导师参与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和本学院组织的各类导师培训和学习活动,使导师有机会充分交流教学经验、分享培养心得,努力提升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指导水平。

(三)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学院出台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系列制度文件,在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绩效考核中落实“四有”好老师标准,将教师参与学生思政工作纳入指标体系。制定师德专题教育实施方案,编印《哲学院师德师风教育读本》,开展师德师风知识竞赛,每学期召开师德师风教育大会,开展反面典型警示教育。成立青年教师工作室,为青年教师教书育人搭建交流平台,邀请全国模范教师王南湜教授作客师德师风讲堂,传授教书育人经验,在推进师德师风教育方面发挥作用。王南湜教授2019年获评全国模范教师,李娜教授编写的教材入选天津市2021年课程思政优秀教材,多位教师获得南开大学“良师益友”称号、“宝钢优秀教师奖”等,“四有”好老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近年来,无因师德师风不正、违反法律法规、学术不端等被查处或通报的情况。

(四)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奖助情况

2020-2021年学院派出硕博研究生26人次参加本领域重要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其中海外国际会议2人次。连续举办全国研究生哲学论坛,为本专业学生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2021年,研究生4人获得国家奖学金,获奖金额10万元;49人获得公能奖学金,获奖金额181.36万元;12人获得专项奖学金,获奖金额3.6万元。博士生韦思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省级二等奖,多幅书法作品入选“万印楼——当代国际篆刻精英收藏工程” “百年印证——万印楼当代国际篆刻艺术大展”“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等。

2021年,研究生为主体的哲学研习会获评南开大学五四红旗社团团支部标兵,硕士研究生赵瑞泽获得南开大学青年五四奖章2020级硕士班获评南开大学研究生先进集体标兵。

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捐赠“慈心”助学金、助教金60万元,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支持宗教学师生开展学术研究,在此基础上实施“赋能计划”资助就业困难学生实现就业,深化资助育人理念。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一)人才培养方面情况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在研究生学业、科研、学位论文、生活、就业等方面的指导作用。积极完善研究生的推免、统考、申请考核等招生制度和招生程序。将研究生教学实践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建立硕、博士研究生教学助理制度和“四同助教”实施方案,让学生在担任课程助教中接受教学的基本训练。严格培养过程的管理,重新制定研究生请假制度,积极引入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度,制定新的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标准,制定新的研究生分流机制。严把学术关,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升方面,积极引入硕士学位论文校内外评审结合制度。积极引导和培育交叉学科课程建设,努力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提升研究生理论创新能力。完善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制度,积极引导研究生开展各类创新活动。

    美学学科平台2020年入选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以此为契机学位点推动研究生美育工作,促进文化传承创新以及社会服务。

(二)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7人,讲师7人,此外还有师资博士后人员5人。在师资队伍方面,学院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论述,积极融入南开大学人才建设规划,以稳固学院现有教师队伍规模为前提,以国内一流哲学学科为目标,积极扩大人才队伍规模,着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速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

第一,持续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加强教师师德的引领和考核,积极培育各级人才模范。

第二,积极利用国家、天津市和学校的各类人才项目,强化学院人才引育,提升人才引进的吸引力和竞争性,近两年来通过校外招聘和引进、吸收师资博士后、校内调动等多种方式,共补充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国内外优秀博士6人。

第三,努力建设现有人才团队,成立青年教师工作室,积极引导青年人才在教学科研、师生同行、学科发展等各项工作中承担骨干作用。近两年来,多名教师先后荣获“全国教师模范”“宝钢优秀教师”“霍英东教师奖”“天津市教学名师”“南开大学良师益友”“南开大学教学名师”等诸多荣誉。

(三)国际合作交流情况

本学位点一直以来积极探索新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渠道与模式,努力提升学科的国际化水平。一方面积极引进优秀国际教师(目前在岗教师中有美籍、意大利籍、芬兰籍外籍教师3人,港籍教师1人),积极招聘海外著名高校留学归国人员(近两年来共招聘该类人员7人)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国际化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近两年来,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2次,拟再次引进外籍高端人才1名。学院制定短期出国交流实施办法,积极扩大学院教师和学生出国交流规模,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梯队。

(四)科学研究情况

本学位点积极建设各类科学研究平台。近两年来成立因明学研究中心,与恒源祥集团合作成立校企博士后流动站。继续打造和建设天津高校智库“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为京津冀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特有的力量。

教学带动科研,科研反哺教学。近五年来,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百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0余项,教育部各类项目20余项,天津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规划项目20余项。在此期间,学院教师共出版专著、译著与教辅近20部,发表CSSCI高水平论文468篇,高水平外文论文30余篇。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天津市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8项,有4项成果入选国家社科成果文库。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学科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南开哲学学科已有百年的历史,是南开大学的传统基础学科。秉承南开大学“文以治国”的理念,南开哲学学科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密切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是我国哲学类人才培养的重镇,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逻辑学、外国哲学为依托的哲学学科发展态势;随着以哲学学科为依托,融合学校多个相关学科力量的“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的成立,南开哲学形成了“两院一体”,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哲学学科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是:经费不足、体量较小、高端人才储备有限、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国际化程度不足等诸多难题,学科竞争压力巨大。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南开哲学学科在全国哲学学科中的排位等级为B+,基本上位于9-12名的位置。在上一轮发展周期中,原来与我们处于同等位次的北京师范大学和吉林大学哲学学科已进入A类学科行列;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学校的哲学学科发展迅猛,已对南开哲学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哲学学科必须看清问题、捕捉机遇,力争确保自身的长远发展。

(二)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本学位点在学位论文抽检中未有问题论文,无严重学术不端和学术规范性问题。我们将继续加强学术规范培训与教育,继续推行学位论文查重制度、论文评审管理制度,加强研究生学位授予的过程管理、质量管理(如中期考核、开题、预答辩等),进一步提升学位点的研究生培养质量。

六、改进措施

首先,需要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招生质量,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全国研究生论坛这一现有品牌和平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宣传渠道,完善申请考核制的考核程序,吸引更多优秀生源,为学位点的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其次,需要进一步营造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环境和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审标准,发挥激励机制,发挥导师的引领作用,积极打造师生读书、探讨、研究的有利平台和机制。第三,进一步引导研究生导师开展各类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质量和形式,积极打造各级研究生教学示范课程,孕育与培养各类研究生教学成果。第四,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积极构建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合作渠道,充分调动和鼓励学生利用一切机会,通过各种形式(长期、短期、在线会议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进一步制定新的研究生出国交流资助和管理办法。第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六个新篇章”为指引,协力构建党建与学科融合发展的工作格局,推进师生党支部深度共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思政育人模式。第六,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学术科研中倡导面向社会需求、关照现实,为学生提供参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经验交流、竞赛服务、指导教师等资源,培养学生“敢闯会创”的综合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去向落实率。第七,推动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在绩效评价、岗位聘任、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等方面积极探索能够进一步激发导师参与构建融洽和谐的研究生教学与科研环境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