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刘子桢,女,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学士(2005)、哲学硕士(2007),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新教神学系哲学博士(2013)。现于南开大学哲学院宗教学教研室任教。
教育背景2001-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学习,获哲学学士学位。 2005-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学习,获哲学硕士学位。 2007-2013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新教神学系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2013-2018年,南开大学哲学院宗教学教研室讲师 2019至今,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教学情况(一) 本科生课程 宗教学导论、中世纪哲学、《圣经》导读
(二) 研究生课程 基督教哲学思想史(硕士)、古希腊与中世纪哲学(硕士、全英文)、近现代基督教哲学、研究生专业英语、基督教哲学思想史(博士) (三)研究生名单 硕士生:马龙、郑功亮、乔煜恒 科研成果与代表作【科研成果代表作】 (一)学术专著 1. 独著:Augenblick und Angst:Kierkegaards Zeit-und Existenzauffassung in “Der Begriff Angst” und in den “Climacus-Schriften”,Frankfurt:Peter Lang,2013. (德语专著)
(二)学术论文 中文论文: 1 独撰:《从自然接受到批判扬弃:论克尔凯郭尔生存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世界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2014年第5期,127-134页。
2独撰:《克尔凯郭尔对黑格尔的“反抗”》,《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年4月20日第728期。
3 独撰:《文化批判与有效性划界——论克尔凯郭尔对主体形而上学的生存反思》,《天津社会科学》,天津社会科学院,2017年第5期,66-70页。
4独撰:《克尔凯郭尔与马丁·路德》,《马丁·路德与第三次启蒙论坛演讲录(第三季)》,国学与西学国际学刊杂志社(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no-Western Studies),赫尔辛基,2022年8月,251-288页。
外文论文: 1. 独撰:“Immediacy and Reflection”,in Kierkegaard Research:Sources,Reception and Resources,vol.15:Kierkegaard’s Concepts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克尔凯郭尔研究中心编纂,出版社:Routledge。vol.15, ISBN: 9781472434326, p215-222。
2. 独撰:“Kierkegaard and Chan-Buddhism:The Moment in Existence and in Enlightenment(Insight)of Chan”,提交于首届“克尔凯郭尔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香港浸会大学汉语基督教研究中心主办,2013年5月20日-23日。
3 独撰:On“Wang Qi,Unto the Abyss of Despair:A Study of Kierkegaard’s Aesthetic Sphere of Existence”,in Kierkegaard Research:Sources,Reception and Resources,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克尔凯郭尔研究中心编纂,出版社:Routledge。vol. 18,ISBN 978142476227(hbk),p17-22。 【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克尔凯郭尔主体性真理观研究(已结项)
2主持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启动基金理性与非理性——十九世纪欧陆哲学及宗教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反思(已结项)
主持南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一般资助项目)十九世纪宗教哲学对德国观念论的反思(已结项)
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已结项)
主持南开大学哲学院“985工程”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十九世纪宗教哲学对德国观念论的反思(已结项)
主持中国宗教调查天津宗教场所调查(已结项) 荣誉及奖励2016年,荣获南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文综组二等奖 2016年,荣获天津市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文综组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