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吴克峰

  • 性别:
  • 职称: 教授
  • 工作地址:
  • 职务:
  • 专业: 逻辑学
  • 电子邮件: wukefeng@nankai.edu.cn
  • 研究方向: 中国逻辑史、易学逻辑、中医哲学
  • 个人简介

    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兼国际易学联合会现代易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 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新儒医研究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专家。 天津市逻辑学会副会长。

    教育背景

    1982-1986年,南开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学习,获哲学学士。

    1986-1988年,南开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逻辑学研究生班学习,获逻辑学硕士。

    2000-2004年,南开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博士学习,获逻辑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88年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2020年调入南开大学哲学院工作。

    教学情况

    (一)本科生课程

        逻辑学概论、中国哲学史

        易学逻辑导论

    (二)研究生课程

        硕士生:中国古代思维方法论原著精读、西方思维方法论原著精读

             中国古代易学教化思想研究

             易学逻辑专题研究、易学逻辑发展史研究、易学逻辑史资料导读

        博士生:中西思维方法论比较研究

             逻辑学研究(一)

           易学逻辑研究、易学逻辑经典系统研究、易学逻辑文献研究

    (三)研究生名单

        硕士:27

        博士:17

    科研成果与代表作

    【学术专著】

    1.《易学逻辑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2006年第2次印刷(2008年获中国逻辑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14年获国际易学联合会龙马奖)

    2.《中国传统类比推理系统研究》(合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2012年获中国逻辑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学术论文】

    1.《非单调逻辑》,《今日逻辑科学》,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多值逻辑》,《今日逻辑科学》,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易学推类逻辑》,《周易研究》2002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逻辑>20032期全文转载。

    4.《逻辑与伦理思想——〈周易〉逻辑思想对古代伦理观念的影响》,《中州学刊》20032期。

    5.《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方式》,《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6.The Changeology and Chinese Ancient Logic》,《ASIA AND AFRICA STUDY  Vol.No.2》,was printed on the 15th of November 2005 in Ljubljana

    7.<周易>中的逻辑理论分析》,《中州学刊》,20062期。

    8.《易学推类逻辑的类型分析》,《南开学报(哲社版)》20066期。

    9.《中国逻辑史视野下的先秦易学与名辩学》,《周易研究》20062期。

    10.《〈周易〉与儒家伦理的思维方式》,《道德与文明》,20062期。

    11.《〈周易〉中的推类逻辑与政治伦理思想分析》,《东北亚社会经济文化与区域合作——2006年东北亚社会、经济、文化与区域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从“泰”“否”卦辞及<周易>卦序解读先秦的思维逻辑》,《南开学报(哲社版)》20091期。

    13.《易学逻辑与中医学》,载于《20062008年度天津市社会科学学会优秀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7月,(该文获“2006-2008年度天津市社会科学学会优秀成果奖”)

    14.《六壬系统的类比思想探究》,载于周山主编《中国传统思维方法研究》,学林出版社20104月。

    15.《六壬系统之类比逻辑大义》,载于《国际易学研究》第十一辑,线装书局,20118月版。

    16.<周易>中的逻辑理论分析》,载于《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三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月。

    17.《六壬推类逻辑系统探析》,载于《易道研几》,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123月。

    18.《中医理论范式的逻辑特征研究》,20127月;《基于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的中医理论范式的逻辑系统与逻辑特征研究》,201410月;“973”课题“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内部报告。

    19.《〈周易古筮考〉中的有关〈左传〉〈国语〉古筮的逻辑理论分析》,载于《中国易学》第二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4月版。

    20.《中国逻辑史视域下的〈左传〉〈国语〉筮例分析》,载于《周易文化研究》第六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2月版。

    21.《中国古代式盘逻辑大义》,载于《中国逻辑史研究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6月。

    22.《基于易的中医原创理论范式的逻辑特征与逻辑系统》,《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9月第21卷第9期(2016年获国际易学联合会龙马奖)

    23.《易学逻辑与中医原创理论》,载于《中国逻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科会科学出版社201710月。

    24、《五运六气是调整自身及自然界阴阳平衡的重要工具》,载于(《五运六气——打开黄帝内经的钥匙》,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3月。

    25.《易学逻辑述要》,《自然国学评论》第二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2月。

    26.《易学逻辑的基础性问题》,《南开学报(哲社版)》2019年第1

    27.《大疫中医药》(供稿),《半月谈内部版》2020年第5期。

    28.《发挥中医理论优势构建全球疫情预报体系》(二作),《中国中医药报》2020923日第三版整版。

    29.《先秦“医易汇通”的地方性知识向度解读及中国古代逻辑研究方法再认识》,《地方性知识研究》,商务印书馆,20218月版。

    30.《略论<周易古筮考>对易学逻辑研究的贡献》,《中华易学》第七卷,文物出版社,202111版。

    31. 略论杨效雷教授著《京房纳甲新论》,《中华易学》第九卷,文物出版社,20226月版。


    【科研项目】

    1.主持“八五”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华易学逻辑之形式系统研究”。

    2.参与南开大学“985”工程《中国逻辑思想史》研究。

    3.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易学逻辑发展史研究”。

    4.主持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易学逻辑与传统文化研究”。

    5.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逻辑史思相研究”。

    6.参与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传统类比推理系统研究》。

    7.参与执行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斯洛文尼亚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传统欧洲与传统中国逻辑”。

    8.主持天津社科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思维方法论研究”,

    9.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易学逻辑溯源及早期发展研究》

    10.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八卷本《中国逻辑史》”,主持子课题《易学逻辑发展史》。

    11.主持贵州省社会科学国学单列项目“易学逻辑经典系统研究”。

     


    荣誉及奖励

    1.专著《易学逻辑研究》于2008年获中国逻辑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14年获国际易联龙马奖。

    2.合著《中国传统类比推理系统研究》于2012年获中国逻辑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3.论文《基于易的中医原创理论范式的逻辑特征与逻辑系统》于2016年获国际易联龙马奖。

    4.论文《易学逻辑与中医学》于2009年获“2006-2008”年度天津市社会科学学会优秀成果奖”。